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

不利身體健康的假日運動員

接連數日長假期,不少人都會趁清爽的天氣運動一番,甚至與好友踢一場久違了的足球比賽。但對這些平日缺乏運動的假日運動員而言,運動量突然大幅提高,極有可能超過身體負荷,最終造成運動創傷,甚至隱疾發作。故運動前應做好熱身,並循序漸進增加運動量方為上策。

患者不限於白領
脊醫及物理治療師表示,很多人誤以為只有坐在辦公室的白領,才會變成假日運動員。其實不論任何職業,即使屬體力勞動階層,他們平日運用的肌肉或關節,亦與真正運動時有異。因此不論職業、年齡,只要連續數月缺乏足夠的運動量或定期練習,即可歸納為假日運動員。假日運動員平日缺乏運動,其肌肉、關節和軟組織會較為僵硬,運動時遇到需考驗其柔韌性的動作時即易受傷。受傷部位可涉及肩、肘、腰、脊等需急速轉動的關節,而下肢部分如足踝扭傷、膝蓋勞損疼痛,以至大、小腿肌肉拉傷等,均十分常見。另肌肉疼痛,更需數日才消減。

裝備不足易創傷
何醫生解釋,他們與職業運動員,或有恆常運動習慣者,主要有三點不同。首先,忽視運動前熱身的重要性,多只做數分鐘伸展運動即以為完成熱身。其實停止運動的時間愈長,所需熱身亦愈多,往往數月無運動者,最少需有三十分鐘的慢跑及伸展運動,以便提升體溫,並使筋腱肌肉回復一定的柔軟度及靈活性。其次為易輕視運動創傷的風險,因大部分假日運動員均無接受正式的運動訓練,易因姿勢錯誤而受傷。最後是裝備不足的問題,均可導致運動創傷。「最常見為穿休閒鞋跑步令足底受壓,跑步時背著背包易扭傷腰部,或打網球時揮拍不正確造成網球肘等。」何醫生補充道。

治療需配合教育
假日運動員的治療要求比職業運動員低,一般進行消炎止痛後,讓受傷肌腱回復正常活動能力即可。而職業運動員則須回復受傷前的運動水平,因此治療時間會較長和須編排大量的恢復訓練。但何醫生強調,這不代表假日運動員問題容易處理,「由於假日運動員危機意識低,故即使今次治瘉,日後也易重複受傷。因此某程度上,運動安全意識的教育,比身體治療更有助避免日後再次受傷。重視運動的風險,運動前向專家請教正確的姿勢和所需裝備,即可減低受傷機會。」

心肺壓力大高危
心臟科李醫生指出,運動會增加肌肉的耗氧量,故心臟必須提高跳動次數,而肺部也須增加呼吸量,才能提供身體足夠氧氣。假日運動員較易忽略或高估自身心肺功能,常誤以為自己足可應付高強度的運動而逞強。一旦運動量超過身體負荷,輕則暈眩不適,但如本身患有隱疾或心臟病    如心臟、血管構造異常,對心臟過大的壓力則可能造成性命之虞。建議如無定期運動習慣者,運動前應找專家評估心肺功能,以決定適合的運動強度、時間和種類,在安全的情況下享受運動的好處和樂趣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