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

細說隱形墨水

英軍情六處(MI6)創辦人卡明,在一戰時期執著於尋找完美無瑕的隱形墨水。1915年,卡明請倫敦大學協助研發。及後,有情報員竟想出以男性精液製作,因為乾了便看不見,還能逃過碘熏法檢測。

隱形墨水,是藏密學(Steganography)的一種,是一門古老技術,自人類有史以來,為滿足各種錯綜複雜的需要孕育而生。小至個人利益,大至宗教、種族及國家安全,也有不同運用例子。隨著時空轉換,進入數位化資訊與網際網絡時代後,藏密學技術發展起了很大變化,從古老使用實體的藏密,應用至成各種數位資訊媒體保密資料傳輸。

隨著科技進步,今時今日要製作隱形墨水已方便得多,無需再動用精液。目前,隱形墨水種類極多,一般是利用氧化還原等化學反應。最簡單的做法,便是用硝酸鉀、白紙、毛筆、打火機和線香。把有關物料攪拌後便可書寫於紙上。晾乾後,用燃點的線香接觸沾有墨水的地方,紙張便會一直沿塗抹痕跡燃燒。而更簡單的方法,就是使用含有碳化合物的檸檬汁或果汁,當這些物質溶解在水中後,幾乎沒有顏色。但當加熱後便會分解,並留下黑色碳,「機密文字」便浮現出來。

隱形墨水能否成功運用,科技其實不是最重要。要訣,其實是能否讓接頭人分辨那是否「有料」的東西。早年,英國有囚犯計劃逃獄,用檸檬汁製作的隱形墨水寫下多封信件,但卻被獄卒發現信件上有提示字句。據說,囚犯花了數月時間繪製監獄地圖。而每次和接頭人聯絡的信件,均用普通墨水在信紙上,寫一些無關重要的說話以求掩飾。每次,接頭人收到信後,都要把紙張稍微加熱。當中一封密信,他便故意在信紙上畫了一些「數獨」遊戲方格,把越獄計劃用暗號形式收藏在遊戲中

聰明反被聰明害
最後一次通信,他希望告訴接頭人在音樂節那天越獄,指示對方將直升機降落於監獄沒有鐵絲網保護的地方。他擔心對方未能解讀信件,便特意在信件上寫上多點熱,少點光的溫馨提示。這畫蛇添足的提示,引起審查信件的職員注意。職員看見提示,便立即按照提示將紙張加熱,最終令隱形文字現形。這件事,除顯示有人聰明反被聰明害外,也凸顯隱形墨水並不能適時變更密碼之缺點,而且也沒法察覺通訊內容曾遭人竊看。

踏進電腦世紀後,科學家便研究把隱形墨水應用至非隱密的事情上。專家成功發明打印機隱形墨水,令打印出來的文字在廿四小時後會自動消失。當然這並非為了間諜用途,而是為了應付辦公室每天不計其數的耗紙量。當墨水消失,紙張便可循環使用高達30次,有助減少耗紙。打印機用的隱形墨水與普通墨水沒太大分別,只是打印出來的顏色為紫色而非黑色。8小時後,文字會慢慢褪色,一天後便會消失得無影無蹤。有關公司,使用了一種名為彩色照 (Photochrome)的感光分子,有暫時改變顏色的功能。打印後,彩色照片分子和空氣產生化學反應,並逐漸回復自然無色狀態。而打印機內部的熱力,則消除紙張餘下的墨漬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