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

如何實施色彩管理技術?

印刷工藝的標準化管理
精心做好各道工序的標準化,數據化管理,在此基礎上建立各道工序設備 的特性文件,這樣才能進行準確的色空間轉換。

標準化:根據客戶要求的質量標準,制定承印物,油墨 等原輔材料的標準,還有 設備 、環境光源、 檢測 的標準並製定標準化管理文件。

規範化:嚴格按照作業指導書進行操作,特別關注控制點及控制要素。

數據化:在標準和規範化的基礎上進行量化,凡是可用數據表示的方方面面,都要通過測試手段,盡可能用數據表示,三者相輔相承,從而達到穩定的質量標準。

顯示器校正
顯示器是人和計算機對話的窗口,是印前色彩管理的軟打樣 工具。 是色彩控制中最重要的關鍵環節之一。 校正步驟(使用專業軟件)

設備檢測 ——開機預熱——連接測量儀器——使用校正軟件(設定目標,調節對比度、亮度、Gamma)——測量標準色塊——校正完成。

遠程數碼打樣的profile文件管理
如果製版 、印刷分屬兩地,例如:製版在深圳,印刷在昆明,數碼打樣經客戶確認後,將電子文件直接傳送到昆明,再進行數碼打樣,然後依樣印刷,此時,確保兩地的數碼打樣一致,欲達此目的,必須做到:

(1)對打印標準測試條進行檢查和控制,每週進行一次標準化校正。
(2)兩地建立的profile文件力求一致,使色彩和層次表現特性達到完全吻合。

圖像技術的管理
圖像技術處理是複制的基礎和關鍵。

根據印刷適性,做好內置的灰 平衡曲線和顏色校正量,以標準的黑白場定標,做到 掃描 的標準化還原。

認真執行灰 平衡 、階調複製、色彩校正、銳度增強的標準,力求做到:灰平衡 達到還原準確,充分利用網點階調的最佳實地密度值,達到色彩鮮豔飽和。 銳度增強,使圖像清晰、質感細膩。

根據客戶要求,修復原稿的缺陷,並進行藝術性處理。

為了使印刷品層次更加豐富,對印刷工藝階調的非線性傳遞作補償處理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